蜜月捷奧DAY9
整個行程終於來到最後一天,利用前一晚把退稅物品和不能手提登機的物品全部打包整理好,在今天全部丟在巴士上,留下輕裝可以在維也納市區輕輕鬆鬆逛街,這或許就是跟團的好處吧!
~YS~2018.01.02
《自行車專用道》
走在維也納環城大道上必須要注意地上這個標誌,它代表是自行車專屬的道路,如果行人走在其上擋住騎自行車者的去路可是會被狠狠惡罵的,所以大家都入境隨俗的盡量避免站在自行車道上。
《指環路上的輕軌電車》
指環路(又稱之為環城大道)顧名思義就是圍繞著維也納內城區的一條環形大道,這條大道早期在哈布斯堡王朝及奧匈帝國時期曾是建築範圍達500多公尺寬的城牆及護城河,該建造經費如同前一篇所述是靠跟英國政府勒索所賺的第一桶金,該防禦工事經歷了700~800年,期間防禦了蒙古成吉思汗以及土耳其人的入侵,甚至連拿破崙也無法攻破。
《霍夫堡宮大門》
大門就在環城大道旁,與瑪莉亞泰瑞莎廣場及兩棟自然史博物館、藝術史博物館相對望,通過大門後方便是英雄廣場。
《英雄廣場》
希特勒曾於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此發表演講,他是出生於林茲的奧地利人,由於在維也納2次皆無法考取美術學院而流落街頭賣畫,因此心懷怨恨。後來跑到德國從最小的兵一直平步青雲當到德國國家元首,1938年帶著軍隊進入奧地利維也納宣告德奧合併,1939年因入侵波蘭而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根親王騎馬像》
歐根親王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偉大將領之一,與英國約翰邱吉爾、法國維拉爾元帥,並列為歐洲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天才將領。
《卡爾大公爵銅像》
卡爾大公爵是利奧波德二世的第3個兒子,在25歲就拿到神聖羅馬帝國大元帥的軍銜。曾在西元1809年5月阿斯佩恩-埃斯靈會戰中首次挫敗拿破崙一世的進攻,後因仕途不順引退後成為一名軍事思想家,致力於軍事歷史和軍事理論的寫作,有《戰爭原則》、《論將領的戰術》...等作品。這座銅像的作者斐科恩(Anton
Fernkorn)設計馬匹僅兩腳著地,藉以支撐整個雕像的重量,這是難度很高的技巧。
《旗幟飄揚》
《紀念商品櫥窗》
《奧匈帝國公主畫像》
《Sisi公主》
這幅圖像是西元1865年繪製的奧地利皇后伊莉莎白,SiSi皇后曾被喻為歐洲最美麗的女人,1854年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約瑟夫一世與當年17歲的巴伐利亞公主伊莉莎白完婚。但熱愛自由的公主在諸多禮節的皇室生活中過得並不如意,為了逃避皇宮中的生活經常四處旅行,她也同時受到匈牙利及奧地利百姓的敬重和愛戴,是奧地利人最喜歡的一位公主,被百姓暱稱為SiSi。1898年9月10日,公主在瑞士日內瓦街上被義大利籍無政府主義者刺殺,享年61歲。
《法蘭茲約瑟夫一世》
在冬宮霍夫堡宮前庭大廣場中央的這座銅像便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約瑟夫一世,在Sisi公主遇刺後1914年因奧地利皇儲斐迪南大公爵夫婦又被遇刺,奧匈帝國隨即向塞爾維亞王國宣戰,因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高齡86歲的約瑟夫一世駕崩,整個帝國在隨後1918年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戰敗而垮台,周圍的36個聯邦紛紛獨立。當年世界各國像西班牙、巴西、阿根廷、墨西哥、菲律賓...等國家的政權源起皆是從哈布斯堡王朝派任總督開始的。
《瑞士人門》
這個最古老的城門叫Schweizertor,是依據女皇瑪麗亞泰瑞莎的命令命名。從中世紀時代歐洲人心目中瑞士人是忠誠的象徵,當時歐洲各國幾乎所有宮門都專請瑞士人把守,而這座門是哈布斯堡王朝舊皇宮的正門,也是霍夫堡宮當中最古老的部分。
《消失的巨牆》
環城大道上曾經建築著綿延15公里的城牆和護城河把內城區緊緊的圍起來,後來因法國發生大革命,那時革命軍在城牆巷弄間打游擊戰,軍隊無法有效迅速抵達現場鎮壓而失利,最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此事震驚世界各國,後來法國開拓香榭大道、林蔭大道讓軍隊可以迅速到達城內各處控制局面,經證實有效之後世界各國競相仿效,像台灣凱達格蘭大道、中國長安街、美國第5大道...等。而那時的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擔心歷史重演便下令拆除城牆、填平護城河,成為今日環城大道的雛形,據說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每天都在環城大道上散步獲得靈感。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歌劇院歷史悠久,它是環城大道城牆拆除後第一座興建的建築物,當初是文藝復興式建築被批評很慘,二次世界大戰後幾乎全毀,現在的歌劇院則是戰後重建的。這邊也是2015年不可能任務5-失控國度所挑選的其中一處拍攝現場。
《歌劇院前老電車》
《自由移動空間》
輕軌之所以在歐洲廣為接受在於它不受限於空間的運用靈活性,就像在一般馬路旁鋪個鐵軌找個與公車站共用的平台就可以跑得嚇嚇叫,建設成本比起捷運系統相對低廉許多。
《環城鐵路線》
環城大道上的1號及71號線路是最早鋪設軌道的路線,連地方城邦布拉格都是學習此地的佈局方式。
《克恩藤大街》
這條大街可以說是維也納最華麗的商業大街,這條街最初記載於1257年是通往南方克恩藤最重要的商路。
《歌劇院旁噴泉池》
《商業名店大街》
整條街上一些認識名牌的、不認識的牌子店家林立在街道兩旁,往來的遊客也是特別多,街道末端便是聖史蒂芬大教堂。
《巨大蝴蝶結》
《午餐時光》
《酒吧》
《香醇濃湯》
《豬肋排餐》
這肋排肉不多,吃的要訣便是拿刀叉將肋骨一根一根的切下來慢慢品嚐,整排吃下來也是很飽的。
《奧地利啤酒》
《飯後甜點》
《黑死病紀念碑》
《Julius
超市大樓》
這家外表看起來很有巴洛克式風味的古典大樓其實是一家有名的巧克力販賣店兼超級市場,裡面很多東西都有賣,如果一時找不到就直接把清單或圖片拿給店員看比較快,特別是跟團時自由活動時間有時有時間上的限制。
《Ronnefeldt茶包》
去年到奧地利出差當地廠商贈送了這個廠牌的茶包,味道還不錯。它有許多種口味的茶包,算是較高級的茶包。
《巧克力界的LV》
聽友人說這種巧克力是最高級的,在台灣賣很貴到歐洲買比較划算,但即便如此這3包也要將近22歐元。
《聖史蒂芬教堂》
廣場前的遊客似乎從來沒有減少過,屋頂的馬賽克圖騰也是這間教堂的特色之一。
《熱狗漢堡大叔》
漫步在維也納大街上,各式各樣的店家招牌琳瑯滿目,像這位熱狗漢堡大叔不進令人莞爾一笑。
《白水公寓社區》
白水公寓位於維也納到維也納機場中間,剛好可以當作返國前的最後一站。
《白水先生》
白水先生(佛登斯列‧漢德瓦薩-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是一位出生於維也納的猶太人,跟希特勒同樣是畫家出身,然而人生際遇卻完全不同。
《人生創作的轉捩點》
由於身為猶太人的他歷經二次世界大戰,1943年當時全家都被屠殺只剩下他和他媽媽倖存。後來1948年短暫進入維也納藝術學院就讀,隔年便離開傷心地開始到義大利、巴黎、摩洛哥...等各國旅行,在國外的作品備受關注後1981年再度回到維也納藝術學院擔任教授。
《變形的社區》
而目前這些建築便是1980年白水先生接受市長的委託,陸續於1983~1986年間設計一套公寓和各種不同的公共設施共30多棟分散在歐洲各地。
《名留青史》
由於屠殺的陰影還是在百水先生心中揮之不去,西元2000年還是離開傷心故鄉去澳洲定居。那時計畫從義大利座帆船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抵達澳洲,但不幸在途中因心臟病而逝世。後人依他的遺願葬在澳大利亞的農場第3棵樹下90公分處。
《舞動的階梯》
《奇幻世界》
這裡的建築與旁邊巴洛克式建築形成強烈對比,都是曲線、彎曲的設計,就好像走進一個奇幻世界一般。
《石獅》
陽台上擺著許多隻石獅,似乎也象徵的自然的一部分吧!
《公寓內風景》
公寓中庭設計一個小公園,房子的架構依然是非對稱性設計,看似不協調的公寓長年下來竟然仍能屹立不搖。
《彎曲的天花板》
走在百水公寓裡感覺四周都是柔軟的感覺。
《創作理念》
白水先生的靈感認為大自然天底下都是曲線的,在理念上大膽採用色彩、馬賽克、大自然曲線,因此建築系學生都會來參觀朝聖,算是開世界首創曲線建築的鼻祖。
《紀念商品店》
百水公寓對面有許多紀念商品,可以把自己剩下的零錢給花完,由於靠近公寓中心比較不會買到中國製的紀念品。
《維也納機場候機室》
來兩次維也納機場總覺得機場的免稅店設計不是很理想,一般的機場出境會先通過移民署海關護照檢查,然後再檢查隨身行李是否有危險物品等,通過之後就是免稅商店可以逛到快登機再去候機室排隊登機。然而維也納機場的免稅店是設置在海關之前,這樣一來會變成你還必須要拎著買的任何免稅商品通過層層關卡,而且你買的水也必須在之前全部喝完,除非你買的液體有用免稅塑膠袋封起來才能通過行李檢查這一關,而這塑膠袋是不能隨便拆開的,因此到候機室時若想喝水只能投販賣機或到水龍頭喝自來水。
《曼谷機場轉機》
由於我在維也納免稅店買了一瓶500ml冰酒,當然當時也請店員用免稅塑膠袋封裝起來。在曼谷轉機時需要重新再檢查個人隨身行李一次,有超過100ml液體的也是可能會被擋下來,然而我的冰酒竟然可以順利過關,可能免稅封袋有起到一些效果吧!不然還真不曉得手提行李要如何帶酒歸國。
《飛回台灣》
這次去回程都是在泰國曼谷轉機,雖然可以逛逛泰國的免稅商品但是轉機耗費太多時間,而且我們也沒有泰銖可以買,之前去歐洲都安排直飛,因此也算是一次難得轉機的體驗。
【雜感】跟團旅行真的很舒服,只要負責玩就好了,不用做太多功課。但回國後在寫遊記的過程卻也發現很多東西都錯過,參觀的過程很多東西也是一知半解,還好還是用功了一下把這缺的部分用遊記記錄下來,若不這麼做的話我想再過幾年或許這趟旅程就漸漸會被歲月沖刷不見了吧!而這也是為何自己堅持到現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