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岸趴趴走
周末假日雖然陰天但難得家人來北部,開車帶他們到北海岸兜風也順便讓小黑活動活動筋骨一下,免得在地下室放到骨頭都生銹了。
~YS~2016.5.7
《石門金剛宮》
或許大家都知道富基漁港、富貴角燈塔,但卻似乎鮮少人知道這附近有座萬神廟,自己也是看了日本節目才知道有這個地方。廟裡面有泰國四面佛、媽祖、文昌君、臥佛、十八羅漢...等等,琳瑯滿目的神像擺在長長的迴廊上,走到最後樓上還有108尊羅漢像,聽說每尊神情都不同。這裡感覺有點像是藝術館的樣子,但神像又供俸香花加上唸佛的音樂繚繞總有種很特別的感覺說不上來...呵呵!
《山中的十八王公廟》
每次經過核一廠前都只見路旁掛著一個很大的招牌沒繞進來參觀,這次特別進來看看。
《十八王公廟軼事》
相傳在清朝同治年間,乘載著17人及1隻狗的帆船遭遇海難,而漂流至今日石門區乾華里,當時人員皆已溺斃,唯獨船上的狗兒幸運存活,經居民發現之後遂將十七人遺體合葬於山腳下。狗兒見主人皆亡,而後也隨之跳入墓穴中,因而殉難,居民也將其一併合葬。該萬應廟原址位於現核一廠門口,該廟自1975年重建落成,近年又在改建中。由於每日參拜人車眾多,恐影響核一廠及交通安全,擲杯請示神諭,1986年決定另建新廟,稱為乾華新十八王公廟,廟旁蹲坐一隻約有30M高的「黑龍義犬」塑像,惟香火不如舊廟。
《黑龍義犬》
仰望這之忠犬還真的高大無比,牠望海凝視著遠方似乎在守護著這一帶的居民。
《外木漁港》
這是一處位於基隆旁的小漁港,後方有3根超大煙囪是協和火力發電廠,緊鄰白米甕砲台,並與東側的和平島相望。
《夜捕漁船》
有些魚有趨光性,因此漁船便掛上燈泡方便晚上捕魚作業,這些燈泡又稱之為集魚燈,漁民們則多用台語稱呼為「空中火」,專門在暗夜的海上以燈光誘導魚群靠近後撒網捕魚。
《石間草》
在風平浪靜的陰天下,有人在岩岸上悠閒的釣著魚。岸邊長著耐鹽分的植物,為枯燥岩石海岸點綴幾分美麗的色彩。
《朦朧基隆嶼》
因為天氣不佳遠處的基隆嶼隱約可見。
《天人菊》
原產於美國中部,耐寒、耐旱性良好,在陽光充足、乾燥炎熱的海岸邊剛好適合此類植物生長,花期從夏季至初秋均可見其蹤影。
《老梅海岸》
走在前往富貴角燈塔的路上可望見老梅綠蝕槽的海岸,雖然綠衣已逐漸退去但卻意外看見百合盛開。
《台灣佛甲草》
又名「石板菜」、「白豬母乳」,屬於景天科佛甲草屬。雖然名中有台灣但卻非台灣特有種植物,除了全島礁岩岸邊可見其芳蹤之外,日本琉球及菲律賓海岸都有分佈,是很漂亮的植物。
《台灣百合》
百合花的生命力強、遍佈於全台各地,石門沿海一帶原亦有大片的百合生長,但因觀光開發而數量銳減,近年相關人士有心復育與宣導之下逐漸可見百合開滿遍野的光景。
《綠色岩岸》
這裡的海岸多半為黑色火成岩,代表以前大屯山曾有過活山活動的跡象,岩漿流至岸邊冷卻石化歷經數百年風化而成為如今景象。加上岩石上每年這個季節會鋪上一襲綠色新衣,為其增添些許生命力。這些綠衣不知是否為石花菜?見有些當地居民會騎機車至此採集,也不知是採石花菜還是海膽。
《花與塔的對話》
《台灣島極北端點》
這裡以台灣本島來說是最北端點,之前有段時間因陸客眾多此地人山人海不敢接近,近來清幽許多加上燈塔近年才開放參觀,因此藉此機會一探究竟。
《對外開放的極北端燈塔》
因屬交通部航港局管轄,這類燈塔一般都是管制區。之前遊客來此頂多只能在門口拍照留影未能進入參觀,2015年8月29日公布對外開放參觀後終於可以讓自己有真正站在北端點的感覺了。燈塔上午9:00開放,下午5:00(冬)~6:00(夏)關閉,週一全天不開放。
《園區內一景》
位於台灣最北端的富貴角,海拔33.2公尺,原名「打賓」或「打鞭」,有一說此名為原住民平埔族的譯音,有「海岬」的意思;而另一說為清乾隆27年(西元1762年)間,由荷蘭人法倫泰著作的《新舊印度誌》中,將此記為「hoek」(海岬),後人譯音稱作「富基角」;兩種說法都有海岬的意思,後於日治時期改名為「富貴角」。
《富貴角燈塔》
富貴角燈塔塔高14.3公尺,是日本據台期間為建設日本與台灣兩地間的海底電纜及航路標識,所興建的第一座燈塔,竣工於西元1897年2月並正式運作,原名「富基角燈塔」,後於西元1972年改名「富貴角燈塔」並沿用迄今,燈塔原為八角形鐵造結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慘遭轟炸,不僅讓塔體嚴重銹蝕,燈器也因此毀壞,直到民國43年(西元1954年)中華民國政府將塔體暫時更換為鋼架塔,並於民國51年(西元1962年)以混凝土修築為原八角形塔身,且將原方便船隻於濃霧中辨識的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再次漆上,讓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地標,長年矗立富貴角海岬。
《日晷》
利用日照角度刻劃出當下的時刻,時間還蠻準確的,真佩服古人的智慧,只不過陰天就無用武之地了。
《海岬》
遠處那艘因於石門擱淺而斷成兩截的貨輪清晰可見,晚上路過時還可見相關作業人員點著燈在處理善後,真是辛苦了。
《十字基座》
這個基座不甚清楚作何用處,一旁有座碉堡推想不知這基座是否跟當年防禦裝備有關?
《霧笛》
霧笛於1981年增設,主要在秋、冬季節出現濃霧時使用。每30秒發放一次(鳴3秒,靜27秒),聲音可達範圍約3浬。~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