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秀
        室內拍攝若要用手持拍攝是很嚴苛的,在昏暗的室內展覽場要不用閃光和腳架只能靠拉ISO和大光圈鏡頭來克服安全快門的問題。這次在台中新寶島時代村參觀時就吃足苦頭,即使將光圈開到f2.8,ISO拉到800快門速度還是在1/60秒以下...,手持穩定不佳時稍不留意畫面就很容易糊掉。拉高ISO除了會增加畫面雜訊還有一項風險,就是動態範圍會下降,特別是小弟這台陳年老機D80動態範圍在ISO100時本身就只容許約8EV左右,拉高ISO時光源點幾乎呈現過曝狀態,這或許也是這台相機的極限了吧!
~YS~2013.02.15

《可口可樂》
小時候就知道這是洋人的飲料,而且特別喜歡。長大之後健康知識漸長,就比較不會特別想喝了!
01 
 
《龜甲萬醬油》
    話說龜甲萬醬油誕生於日本千葉縣野田市,在17世紀中至18世紀中時野田市為關東地區盛產大豆和小麥的產區,日治時代的台灣也自然成為民間不可貨缺的生活調味品!
02
 
《廟會祭典》
不知為何這張圖總是讓我心中有點悸動,八家將跨大步伐將祭典的動感美呈現出來,耳邊似乎響起那年小時候在鄉下廟口的炮竹聲...。
03
 
《日本酒》
看到這一個廣告招牌自己也曾一度懷疑在台灣是否真的出現過,日式的很道地。
04
 
《各式招牌》
05
 
《喜簾》
在台灣的風俗似乎只要新婚或新居落成,幾乎都會掛這樣的喜簾,增添喜慶洋洋的感覺!
06
 
《英文、日文、W.C.?》
    這廁所的掛牌蠻有意思的,第一個單字是英文,第二個「便所」雖然是日文漢字但台語發音亦同,第三個W.C.雖然很常聽到但就是不曉得是哪兩個英文縮寫,有興趣可以自行上網查一下它,還蠻有趣的!
07
 
《鮮大王》
清水可以變雞湯耶!XD
08
 
《電線桿》
以前舊時的電線桿還是木頭製的,後來就漸漸改用壽命較久的水泥桿。而今隨著都市化的發展電線桿也漸漸退出舞台,卸下本來所扮演的腳色。
09
 
《肥皂招牌》
夫妻感情真好...!
10
 
《巴發》
似乎是用來醃漬東西的大型木桶,但為如此取名不得其解。
11
 
《立酒瓶》
    以前物資短缺,動點小腦筋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就可以變成好玩的遊戲。圖中的玩具還蠻有意思的,竹棍末端綁一條線,線尾綁上一個鐵環,就像釣魚一般看是否能將倒下的酒瓶給立起來。
12

<雜感>最近不知為何像這類懷舊的店家似乎越來越多,但從建築本質來看只是一種裝潢性質而已,人之所以懷舊是因為不復存在,當政府在大力推動興建方案時是否可曾考慮過某些原有文化元素正在流失,而這些元素是否在拚經濟的過程中早已被遺忘呢?當人們再度回頭時才發現過去那值得回憶的年代。